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在课堂的高质量建构。11月20日,“京师大学堂杯”粤港澳大湾区校际课堂教学大赛在珠海容闳公学成功举行并顺利落下帷幕。本次大赛由湾区(广东)教育研究院、北京京师时代教科院主办,珠海容闳公学、粤港澳大湾区小学教研共同体、《教育瞭望》杂志社承办,广州市黄广附属学校、深圳市承翰学校、佛山市高明区京师时代教科院附属实验学校、东莞市翰林实验学校、肇庆凤凰三立学校、惠东县吉隆明珠小学协办,旨在促进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来自大湾区7所共同体学校的10位优秀选手,经过层层选拔,齐聚一堂,在这场激烈而精彩的课堂教学角逐中,展现了他们娴熟的教学技能与深厚的知识储备,传统教学与高科技的课堂融合,彰显了新时代湾区教育的蓬勃活力与新的样态。
珠海容闳公学的吴辉老师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命的深层思考、深圳承翰学校的叶薇老师以对教材的深度挖掘在细微处见真情,同样来自珠海容闳公学的姜伊桐老师以生动的教学方法,赢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力拔头筹,获得一等奖。
二等奖则由深圳承翰学校的李祝连老师、东莞翰林学校的庄雪轲老师以及广州黄广学校的唐菲老师获得。他们凭借深厚的教育功底和创新的课堂设计,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三等奖的获得者同样表现出色,包括凤凰三立学校的吕沛婕老师、刘紫晴老师、佛山京师学校的赵世桃老师以及惠东明珠学校的温桂怡老师。他们不同的教学风格和对教材的不同契入点,体现了对学生关爱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
大赛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考察了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能力,还注重评估其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教学创新的应用。参赛选手们通过生动有趣的课堂和现场说课和答辩,全方位展示了各自的知识储备、教学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湾区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树立了榜样。
活动邀请了四位在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名校长和特级教师——阮美好、严杏、余云德和赵文林担任评委,他们的专业点评高屋建瓴、画龙点睛,寥寥数语却让大家茅塞顿开,为活动增添了无限光彩。
教育家型教师培养对象、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阮美好校长高度评价了参赛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创新能力,并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学生品格、能力和情感的全面培养。特级教师严杏特别提到了参赛教师在课堂互动方面的出色表现,强调有效互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广东语文名师、全国语文主题学习核心研究员余云德则对参赛教师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优秀的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教育部首批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赵文林校长关注到教师们在教学中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课堂教学结构的把握,鼓励教师们在不断挖掘教材中形成各自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风格。评委们的精彩点评不仅为参赛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反馈和建议,也引发了现场观摩老师们的热烈讨论。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北京大学蒋钢教授带来了“经典书籍阅读策略与途径”的讲座,通过丰富的案例,为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提供了及可资借鉴的方法和途径,受到与会老师的热烈反响。
闭幕式上,大湾区教育研究院陈二泉院长对获奖选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他在讲话中说,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共同体还将继续以课堂教学的探究和革新为抓手,不断深化和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强区域内各校的横向合作,共同推动大湾区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本次大赛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较量,更是教育理念的碰撞与交流。参赛教师们通过课堂展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与成果,各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促进了湾区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协同发展。